【编者按】潜山市以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三年实践和探索总结目前公立医院编制管理主要经验做法及改革成效。针对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结合该市工作实际,从动态调整周转池编制核定规模、统一周转池编制使用标准、整合优化县乡两级编制周转池制度的组织实施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对公立医院编制与人员管理的合理化意见建议。
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及人员情况的分析研究
——以潜山市为例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根据省委编办《编制周转池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相关文件,2019年我市正式开启了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经过三年的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目前公立医院编制管理主要经验做法
自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以来,我市深入推进编制供给方式改革,突破“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一院一策、需求引领、存量整合、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新模式。通过公开招聘、择优流转、周转池向自建池流转等多种方式,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持续编制保障。
1.公开招聘使用公立医院周转池事业编制。根据公立医院重点保障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需要,进行周转池事业编制配置。招聘岗位条件参照省委编办相关批复文件执行,由公立医院按年度申报,经审核、备案和批准,使用公立医院周转池事业编制,招聘方式主要是高校校园招聘和县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具体按照相关人事招聘程序进行。
另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实行周转池事业编制用编绿色通道,简化进人手续。
3.党政管理和非卫技编制管理。根据核定的党政管理和非卫技编制规模,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确保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使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使用编制进行公开招聘,或者符合公立医院用人标准的调入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择优纳入党政管理和非卫技事业编制管理。
4.社会化用人配置。现有社会化用人,参照省人社厅、省医改办、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的标准,由医院择优纳入周转池编制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订。
5.公立医院周转池事业编制向自建池事业编制的流转。公立医院自建池空编时,由医院按程序报批,使用周转池事业编制人员及时向自建池动态流转。
最后,公立医院在日常管理中还要坚持做好综合配套工作,联系对接机构编制、人社、财政以及卫生等部门,明确人员管理、岗位设置、财政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积极落实专技人员职称评定以及社会化用人薪资等问题。
二、编制周转池制度实践以来的改革成效
经过三年时间的持续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已在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面推开。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1351”制度构架,核定周转池编制250名,社会化用人员额250名。依托县域
内医共体,建立“县级统筹、乡镇所有、统一使用”的“县管乡用”用编用人机制。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实践,为贯彻落实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改革成效明显。一是周转活化编制资源。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市公立医院3年内通过公开招聘渠道招录92人,社会化用人择优流转64人,符合周转池用人标准外县调入1人,周转池向自建池流转58人,合计使用周转池编制99名,通过公开招聘、动态流转等方式有效保障卫生领域的用编用人需求。二是优化人员年龄结构。通过近三年的招聘,我市公立医院现有在编人员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为31.9%,社会化用人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为70%,年轻血液的补充极大缓解了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各年龄段人员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三是提升人才建设水平。现有在编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59.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6%,合计占比超过在编人员数的60%。其中,自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以来,共计157名专技人员纳入编制管理,占在编实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总人数的35%,极大提升了我市公立医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三、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编制周转池制度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在建设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完善和拓展提升的方面。
施方案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实施,但按照目前实施情况看,一院一策,周转池编制使用标准不统一易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县(市、区)之间的矛盾,更甚至同一县(市、区)不同医院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我市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工作开展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社会公开招考和社会化用人流转计划分配以及相关岗位招聘/流转条件统一设置上。
四、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的相关意见建议
编制周转池制度的实施初步实现了我市公立医院“招才引
智有编制、培养晋升有岗位、动态调整有依据、一院一策有自主”的创新实践,有效解决了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编制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实践经验,归纳提炼出一些可参考性的意见建议:
(一)动态调整周转池事业编制核定规模
在省委编办周转池编制核定使用规模的基础上,公立医院根据床位数变化以及医院建设发展预期需要申报调整周转池使用规模,每年由县(市)级编制部门会同发改等有关部门重新核定评估,使用效益高且明确有需要的,可重新申报周转池编制规模,逐级报市委、省委编办审批。
(二)统一周转池编制使用标准
(三)整合优化县乡两级编制周转池制度的组织实施
为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以及公立医院医共体乡镇卫生编制周转池制度的有效融合,达到编制使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结合工作实际,建议采用三支一扶的培养模式,适当降低招聘条件,从而达到广纳人才的目的。以医共体牵头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为载体,以公立医院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的招聘条件为标准,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进行招录。即达到医药卫生类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可报名参加考试,录用后纳入市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管理。其中:达到本科(学士)及以上条件人员分配至公立医院工作;放宽条件人员统一分配到艰苦边远乡镇卫生院工作且服务期不少于5年,服务期满经考核、批准可择优转岗至医共体牵头公立医院。如上,通过人才招聘两步走的方式,一是解决了现阶段乡镇卫生院专技人员不足问题,充实了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二是打破了现行公立医院招聘条件的束缚,提高了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的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基层锻炼,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素质又同时具备实践经验的医药卫技类人才,为后期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MCEPASTEBI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