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委编办动态

编制“周转池”助推我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6 08:52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
【字体大小:

为破解刚需增长与严控总量之间的矛盾,安徽省创新提出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并在公立医院建设发展中推广实施。制度实施以来,安庆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编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创新编制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方案》,牢牢把握“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益”部署要求,着重从三方面发力,扎实做好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切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牵住问题“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堵点,多次深入市属公立医院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实情症结。联合卫健、人社等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意见建议、提出解决办法、深化思路举措,抓住用好政策红利,为解决公立医院人编两缺、人才引留两难问题提供机构编制保障,不断推动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在安庆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市属16家公立医院先后共3465名周转池使用计划获省批复。

二是把握改革“关键点”。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明确周转池事业编制重点保障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和招引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资质量和发展水平。坚持发挥编制正向激励作用,调动人才队伍积极性,实施入编方案“一院一策”,推动实现公立医院用人自主。加快完善配套制度,健全工作体系,拓宽用人渠道,做到机构编制资源精准滴灌、精准投放。市属16家公立医院累计引进博士研究生23人,主任医师(药师、中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药师、中医师)等具有高级职称176人,补齐医疗人才缺口。

三是绷紧政策“规范弦”。严格落实政策要求,严格做到人员总量控制,确定各级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规模及社会化用人控制员额数,做到规模合理、结构科学。坚持规范、稳妥、有序原则,突出公益属性,组织公立医院按照实际情况、时间节点申报年度计划,严格审核把关入编资格条件,员额池、周转池、自建池保持人员单向动态流转,人员有序进出。加强考核管理,严格用编进人,建立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各公立医院“四方会审”制度和动态评估机制,市属16家公立医院累计1289名使用周转池编制人员动态流转转自建池,不断彰显编制周转池制度强大生命力,切实为公立医院人才建设提供可持续的编制保障。(市委编办 程玉兰,陈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