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委编办以人才发展为重心,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才发展有机结合。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人才引进优先,推动成立桐城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调研人才状况、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全面提升人才管理效能。同时,将人才工作职责、具体承办科室纳入职能部门“三定”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理清权责边界。
创新编制管理。一是深化拓展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出台《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周转编制管理办法(试行)》,设置市直周转池规模50个,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为“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建设”“医院专业医师队伍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提供编制保障。二是优化年度用编计划。根据全市机构编制情况、学历年龄层次、专业人才需求等,科学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出台卫健系统“绿色通道”引才政策,有效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人难”的问题。
优化管理模式。一是突出机构编制数字化管理优势,通过“智慧编制管理平台”,搭建编制周转池管理模块,实现周转编制“科学分类、动态调整、自然流转、空编回流”。二是加强周转编制使用评估、审核,重点对单位人员结构、自然减员情况、出入编情况、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保周转编制使用合理。在教育和卫健系统,充分发挥平台评估模型作用,实现周转编制在线动态监测和管理。(张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