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期
(总第16期)
安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9月29日
编者按:9月23日下午,市委书记虞爱华,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冰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圣军,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佩刚到市编办调研机构编制工作,对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既体现了市委领导对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更体现了机构编制工作在党委政府整体工作中的份量。
虞书记的讲话从全局的高度,为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虞书记及市委几位领导的讲话予以印发,请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真正把讲话要求落到实处。
虞爱华、陈冰冰、宋圣军、王佩刚
同志在市编办调研会上的讲话
(2013年9月23日,根据录音整理)
市委书记虞爱华同志的讲话
刚才,冰冰、圣军、佩刚同志的意见我完全赞成。今天到市编办调研有两个目的:一是看望编办的同志们。编办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机构,工作任务重,编办同志默默无闻地干工作,干得很辛苦,这趟来是感谢大家,慰问大家。第二个目的是就机构编制工作和大家进行交流,提出我们的想法和要求。
刚才听取了郑献同志关于全市机构编制情况的汇报,我对市编办工作和编办工作人员是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认为,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一是由于历史性和政策性等因素,我市过去结构性超编现象严重,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二是县(市)区超编严重。三是违规进人违反程序进人的问题非常突出。针对以上问题,以今天的调研为一个时间节点,下一步,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者要严肃问责,是县领导的责任就处理县领导,是部门的责任就处理部门,绝不手软。
机构编制是大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造成一些部门和单位“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事干不好”,已经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关于下一步机构编制工作,总的要求是“三底”,即:摸清底数、守住底线、练好底工。“摸清底数”就是一定要清楚、全面地掌握机构编制人员情况,现在我们的底数基本清楚了,但要继续摸清,要把名单统计起来,包括刚才冰冰同志强调的编外聘用人员,各单位要准确上报编外聘用人员名单,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如有不实,将严格追究“一把手”责任。“守住底线”就是严格遵守机构编制有关政策规定,坚决不能突破。“练好底工(功)”,这个功可以是功夫的“功”,也可以用工作的“工”,就是要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具体任务是“四清理一推进”。一要清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二要清理超编进人;三要清理“吃空饷”人员;四要清理临时聘用人员。市直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一律禁止自聘人员,现有自聘人员必须予以清理清退,下一步要召开动员会议,要求各单位必须清理清退到位。五要推进机构改革,我们现在抓的是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没有落实撤、并、转的事业单位,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同时对一级机构、二级机构、内设机构进行全面梳理。下大力气撤、并、转、降一批机构,该加强的加强、该弱化的弱化、该撤销的撤销。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成立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新机构。编办要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提交市编委会审定。
今年从市委的工作来说,重点抓的是调整干部结构工作,明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机构改革,包括党群序列和政府序列的机构改革。要深入开展调研,参照借鉴外地的好做法,提出机构编制调整意见,报市委常委会审议。市编办人手不够,可以从县(市)区编办抽调人员,财政给予工作经费保障。
机构工作重在改革,编制工作重在管理,人才工作重在开发。加强机构编制管理,重点要强化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严格执行编制前置审核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用编在先,用人在后,不得走样、不能变通。二是推进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三是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人一律经市编委会研究,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对编外聘用人员实行计划管理。四是三个市辖区(包括市开发区、市高新区)进人权一律上收一级管理。去年,市编委会作出“八条规定”之后,执行情况如何?落实是否到位?市编办要尽快开展关于贯彻落实“八条规定”执行情况的督查,对发现进人较多的,问题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五是还有一条要明确的,再次强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律暂不许进人。六是加强对县(市)区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后,每年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我参加会议,请晓明市长也到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编办主任,人社局局长参加会议,汇报机构编制情况。刚才冰冰同志提出的编外人员计划管理、规范录用编外人员等问题,一定要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加以解决。下一步要加强对所有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一旦发现有使用工作经费聘用人员的,违规进一人的,按十倍罚扣行政经费,在制度设计上堵住管理漏洞。
先把这么多工作任务交给你们,有硬任务,也有保障措施,要消化存量,控制增量,严格问责。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冰冰同志的讲话
书记今天亲自带队来调研机构编制工作,我觉得很有必要。怎么理解编制?我认为,编制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定编、用编、管编。刚才,郑献同志的工作汇报是很好的,佩刚部长、圣军秘书长讲的观点我都非常赞成。
下面我讲几个问题:
第一,对刚才汇报中体现的工作思路、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我都赞成,工作思路基本上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合拍的,工作原则是符合安庆实际的,所列举的几个工作重点,我认为抓在了关键处,包括下一步我们要共同关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问题,安庆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因此,你们提出首先要关注改革,这和中央是保持一致的,和安庆老百姓的期盼是高度吻合的,这个我认为很好。同时,你们提出要抓紧修订编委会议事规则、出台实名制管理办法等,我也很赞成,这是政府工作现在特别强调的合规性问题,既要合法又要合规,规则和办法非常重要,所谓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是要从规则上入手,从合规性上作出努力。另外,你们提出要加强实名制管理、编外聘用人员员额管理等,是比较好的切入点,是基础性的工作,希望你们要抓紧抓好。
听了汇报,我格外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对编制总量的控制和管理问题。在控制机构编制总量下,一定要把握好一个要点,就是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做“加减法”,不是一味地去减,该增的要增,该减的要减。下一步,对各个部门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根据部门职能的需要,职能加强的部门增加编制,职能减少或职能消失的部门减少编制,体现结构的优化,在这个前提下,做减法,最终目标是尽快彻底地解决市本级超编问题。目前,关键的岗位无人干事,不关键的岗位人浮于事,每项工作一上手,就感觉手下缺人,不得力,领导在布置工作的时候煞费苦心,到检查落实工作的时候感到不如人意,所以说,要用精兵强将的理念来做好这篇文章。
二是事业单位自聘和借用人员的问题。事业单位自聘和借用人员数量达到五千多人,这五千多人已经成了一个“毒瘤”。从爱华书记当市长开始,就已经出台了“八项规定”,到现在晓明市长,也拿出了一些新的办法。为了贯彻落实虞书记 “八项规定”的要求,晓明市长有个初步的想法,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一,实行编制外计划管理。必须要对现有的借用、自聘人员进行摸底,用计划管理的办法来解决单位自聘和借用人员问题。第二,要坚持规范聘用,防止它的“板结”和“固化”。在用人单位工作连续时间长的人员,就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他是受国家政策保护的,是没办法将其解聘的,实际上,这些人员是“不在编的在编人员”。因此,今后要加强和人社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劳务派遣的渠道聘用人员,要“同一通道同一个漏斗朝下”,防止它的“板结”和“固化”。第三,从供给渠道上釜底抽薪。现在,自收自支、差额补助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经费都是自己解决的,但从今年开始不行了,财政部门要彻底地清盘,明年一定要纳入预算,部门享有的资金和经费的自由裁量权,一律上收到财政部门。今后,对编外聘用人员实行员额管理,各单位的聘用人数,由机构编制部门进行核定,报书记和市长批准后,方可聘用。这样,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在保持相对稳定人数的前提下,定岗定员,给予财政供给。通过这三个办法,釜底抽薪,彻底解决借用和聘用人员问题,将虞书记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
三是在编不在岗和违规领取财政资金对象的清理问题。这项工作,省里要求很严,爱华书记作了专门的批示,你们前期也做了摸底工作。对于这项清理工作,是“一刀切”,不是“切一刀”,必须要统一政策尺度,保持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避免工作随意性。编办要继续扎实做好清理工作,加大清理力度,确保不遗漏,保证政策的公信力。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圣军同志的讲话
第一,我认为,在干部使用过程中,坚持编制前置审核制度,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难。市直机关做得还可以,但县(市)区超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问题非常严重,这说明各县(市)区对编制前置审核制度未执行到位。下一步,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干部使用程序,防止出现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现象。
第二,争取明年实现实名制数据库与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
第三,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一要抓紧将相关事业单位进行撤、并、转,防止这些空编单位突击进人。二要对各单位自聘人员进行梳理,该清退的予以清退。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佩刚同志的讲话
今天非常高兴陪同书记和各位市领导到编办来看望大家,听取工作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总体来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会的领导下,编办的工作是不错的。尤其是“活力工程”这项工作,它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爱华书记也高度重视。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市编办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难,从方案的调研、论证、出台、实施以及基础数据的提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编办功不可没,我在此表示感谢。
今天听了郑献同志关于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我感到,编办的工作逐步“上了路子”,工作思路、步骤和安排很清晰,基础工作比较扎实,问题分析很清楚,提出的建议也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可以看到,编办虽然人手少,但整体工作水平正在向上提升,特别是近期在虞书记的正确领导下,编办工作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我提几点要求:
刚才,编办提出的关于对下一步重点工作的安排,我非常赞同。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三是基层的建设,面上的指导。这段时间,我们在开展“活力工程”工作,主要是调整市直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结构,但后来发现,无论是在机构方面还是从队伍的结构和管理方面,事业单位问题更严重。同时,县(市)区存在的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也不容乐观,我们感觉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加严重。通过 “活力工程”,市直机关存在的某些问题被发现了,也逐渐得到了解决,但是事业单位和县(市)区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下一步,总体的工作是三个大的方向,但最关键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在市直事业单位和县(市)区。对于各县(市)区编办来说,市级机构编制部门是“龙头”,代表着工作思路,代表着理念,代表着政府管理的方向,不管组织、人社部门还是其他部门都要在编制的“龙头”下开展工作,都要坚持编制前置审核制度。因此,我觉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还要加强对县(市)区编办工作的指导,解决县(市)区的超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第二,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内部自身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编办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加强素质,提升能力,改善结构,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编制工作不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思路、理念,是改革,是作风,是效率。
第三,支持和推进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现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的系统联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