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坚持《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要求,充分发挥有限编制资源的最大效应,严控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常态化推进控编减编工作。
把稳政治“风向标”。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新时代组织工作新格局中谋划推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机构编制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全市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法治意识,严控编制总量,探索破解结构性超编问题。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严格落实编制使用核准的各项要求,加强编制审批流程制度化建设,已相继明确机构编制事项请示、人员调入、编制计划申报等审批流程。
突出全流程“监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好事前调研工作,将调研固定为编制审批的前置事项。秉持“凡事必调”的原则,借助智慧编制系统,综合“现场+线上”的方式,出具机关事业单位用编效率评估结果,坚决抵制“以增加编制表现重视工作”现象。抓住“小散弱”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体制改革的契机,综合职能划转,适度减少人员编制,释放编制使用效率。同时,加强编制使用督查力度,健全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等不定期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及其他限制事项,做好整改“回头看”工作。
严守用编纪律“红线”。坚持底线思维,严守机构编制纪律,坚决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加强与纪检、组织、人社、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动,严查机构编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机构编制反面案例专题警示教育,强化对各层级负责人的问责追责力度,拉紧用编纪律“红线”,切实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王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